今天是第31个国际减灾日!
今年的主题是“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”
关于“国际减灾日”
>>国际减灾日的设立:
可以追溯到1989年。此前,为促进风险意识及减灾的全球性文化,联合国大会倡议设立一个国际日。
现在,每年10月13日举行的国际减灾日纪念活动,旨在赞赏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做出的努力,并提高他们对所面临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。
>>自然灾害是指:
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,包括干旱,高温,低温,寒潮,洪涝,山洪,台风,龙卷风,火焰龙卷风,冰雹,风雹,霜冻,暴雨,暴雪,冻雨,大雾,大风,结冰,霾,雾霾,地震,海啸,泥石流,浮尘,扬沙,沙尘暴,雷电,雷暴,球状闪电,火山喷发等。
>>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:
1.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。
2.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,人们能够自我调整。
3.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。
4.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,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。
5.灾难扰乱了组织,家庭以及个体生活。
>>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目标:
1.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,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。
2.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,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。
3.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。
4.通过技术援助与技术转让,示范项目,教育和培训等方案来发展评价,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,并评价这些方案和效力。